高温烧结零件检测摘要:高温烧结零件在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,其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可靠性。本文针对高温烧结零件的核心检测项目、适用材料范围、标准化检测方法及专业设备进行系统性阐述,重点涵盖密度、硬度、微观结构等关键参数的质量控制要点,依据ASTM、ISO及GB/T系列标准构建完整的检测技术体系。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1.密度测试: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体积密度(≥7.2g/cm),开孔率≤0.5%
2.硬度检测:洛氏硬度HRC45-60区间控制
3.抗拉强度:室温条件下≥850MPa
4.孔隙率分析:二次电子成像测定孔隙尺寸≤50μm
5.尺寸精度:三维形貌偏差0.05mm(GB/T1800.2)
1.金属粉末烧结件:316L不锈钢/钛合金结构件
2.陶瓷基复合材料:氧化铝/碳化硅耐高温部件
3.硬质合金制品:钨钢刀具/模具
4.磁性功能材料:铁氧体磁芯/软磁合金
5.梯度复合烧结体:金属陶瓷复合衬板
1.ASTMB962-17:金属粉末制品密度测试标准
2.ISO2738:1999:可渗透烧结金属材料孔隙率测定
3.GB/T5163-2020:金属粉末有效密度测定规范
4.ASTME10/E18-22: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
5.ISO4498-2016:烧结金属材料表观硬度测试
1.OlympusGX53金相显微镜:5000倍微观组织分析
2.Instron5982万能材料试验机:200kN载荷精度0.5%
3.QuantachromeUltrapyc5000真密度仪:氦气置换法测量
4.ZwickRoellZHU250硬度计:全自动洛氏/布氏硬度测试
5.HexagonGlobalS三坐标测量机:0.9μm空间测量精度
6.NetzschDIL402C热膨胀仪:1600℃尺寸变化监测
7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粒径分析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组成定量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中析高温烧结零件检测 - 由于篇幅有限,仅展示部分项目,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